高老头是什么样的人

《高老头》是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男主叫高里奥,是个老头;高里奥即高老头。他是巴尔扎克一系列富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之一:溺爱女儿、攀援高枝。

高老头是个十分重感情而又十分自私的人,对女儿娇惯以情,又以女儿来攀援名门。

a、在盲目地娇惯、溺爱女儿中,使高老头的“父爱”达到“顶峰”。

中年丧妻的高老头,把自己的全部感情放在女儿身上:

他把女儿当作天使,乐于牺牲自己来满足她们的种种奢望;为了让她们过着富贵人贵妇人的奢侈体面生活,他歇了生意,只身住在伏盖公寓,仅仅留下一点点生活费。

但女儿和女婚都瞧不起高老头,他们爱的只是他的钱。两个女儿的生活非常的浮华奢侈,但还是常常想办法来榨取父亲最后的一点儿养老金。不到两年时间,高老头就把钱贴光了,女儿女婿都不再接待他,把他当做是“要不得的下流东西”。

b、得不到女儿“正眼瞧”的高老头,至死都想用金钱来笼络女儿的感情。

为了替女儿还债,他当卖了金银器皿和亡妻的遗物,出让了养老金,弄得身无一文;最后为了给女儿弄钱,他竟想去“偷”、去“抢”、去代替人家服兵役、去“卖命”、甚至“杀人放火”。然而,高老头对女儿的一切“父爱”,面对眼里只有钱的女儿,无济于事,无动于衷。

高老头犹如一个挤干了水的柠檬,被女儿扔掉。最后贫困孤独和疾病一起袭来,死在了公寓楼顶的一个冷屋子里。

面对这样一个“慈父”,巴尔扎克赞叹“他无异于一个基督教神圣的殉道者”,有人也曾赞赏他“表现了人类崇高的至性”。其实这都是把高老头的父爱抽象化,神圣化了。

高老头的父爱并不单纯,而是把对女儿的“爱”作为攀援名贵、抬高地位的手段。

高老头把两个女儿打扮的体面又高贵,最终的目的是嫁给有社会地位的有钱人。他把对女儿的“爱”作为攀援名贵、抬高地位的手段;两个女婿的身份,满足了高老头往上“爬”的虚荣心。结果正如他所愿,大女儿当了伯爵夫人,小女儿嫁给了银行家。

高老头的父爱是交织着封建宗法观念和资产阶级的金钱法则的。他认为“父女之爱”是天经地义的,但内心又充满了做上等人的虚荣心和用女儿的婚姻而往向爬的目的。在他的助力下,使原本应当高尚的感情变得庸俗而猥琐,原本应有的亲情变得疏远而冷漠。

高老头畸形的“父爱”,反衬出金钱败坏人心到了怎样触目惊心的地步。

高老头为了女儿付出了全部的“爱”,而女儿却只是在缺钱的时候想起父亲。

为了一件金银铺绣的裙衫,竟然逼父亲卖掉最后的餐具;

明明知道父亲快咽气了,女儿心中盘算的却是如何到巴黎名门贵胄的舞会上去出风头,即便踩着父亲的身体走过也再所不惜……

在一定程度上,高老头的悲剧是自已造成的;女儿女婿的“冷血”,他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如高老头自己所说:“一切都是我的错,是我纵容她们把我踩在脚下的。”

高老头这种盲目的“父爱”,既有个体之因,更有社会之源。

高老头父爱的悲剧,既是他个性发展必然结果;也是时代的必然产物。一方面是由于他心理偏执的近乎疯狂的父爱,使他成为父爱的牺牲品;另一方面又由于社会的发展,他与社会行为准则的脱节;又使他成为社会的牺牲品。

高老头的“父爱”,是作家巴尔扎克的理想家庭形式,又借以批判了“猥琐、狭小、浅薄的社会”。

高老头式的“父爱”并不伟大。但在客观效果上,他真实揭示了病态“父爱”产生、发展和终结的社会原因。

这一点倒是伟大的。

《高老头》是一部名著,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被称为《人间喜剧》的序幕,发表于1834年。要说起这部著作的内容和高老头其人其事,不妨听寒柏陇卧子给大家一一道来。

作者简介

巴尔扎克于1799年5月出生在法国一个叫图尔城的地方,父亲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暴发户,母亲是银行家的女儿,所以其家境算是不错的。

巴尔扎克中学毕业后进大学学法律,同时又旁听文科课程,后来在公证人办事处当了个见习生。他20岁开始决定从事文学创作,1819—1829年这期间是他在文学上探索的十年,此间屡经挫折。此后,他全力创作《人间喜剧》直到1848年,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共创作小说91部之多。但是长时间的紧张工作,损害了他的健康,1850年8月巴尔扎克逝世于巴黎。

《高老头》故事简介

故事发生在法国王朝复辟时期的巴黎,书中的主人公高老头在大革命时经商买卖面粉发了大财。1813年他来到一个名为伏盖公寓的时候,那可是箱笼充实、荷包满满,人们都尊称他为高里奥先生。可到了1819年底,不过短短六年天气,他就荷包空空。所有钱财被他的两个女儿搜刮一空,他是贫病交困,最终孤独的死在伏盖公寓的小阁楼里。书中另一重要人物名叫欧也纳·特·拉斯蒂涅,原是外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子弟。在1819年一个人来到巴黎攻读法律,极为想跻身于上流社会。其凭借着表姐鲍赛昂子爵夫人的名声、门第,迅速打开了通往上流社会的渠道。在《人间喜剧》以后其它各部中,他逐渐发迹成为一个资产阶级新贵族。

《高老头》内容简析

  1. 小说内容主要刻画了四个人物:拉斯蒂涅是贵族子弟资产阶级化的典型。他从外省来到巴黎,为了尽早进入上流社会,接受了表姐鲍赛昂夫人传授的“要以牙还牙去对付社会”的生活信条。潜逃囚犯伏脱冷则把他拉为同伙,放大胆量、大刀阔斧的去弄大钱。如此这般,拉斯蒂涅终于走上了极端利己的道路。而他那资产阶级野心家的性格主要到伏脱冷被捕、鲍赛昂夫人被抛弃及高老头之死,这三幕惨剧之后逐渐发展形成的,最后他决定跳入上流社会“拼一拼”。
  2. 高老头是父爱的典型,他出身寒微,后在经商中大发其财。他以价值数万的陪嫁为条件,使两个女儿变成伯爵夫人。但最后钱财耗尽、无人问津,孤苦伶仃的病死在公寓小阁楼上。
  3. 鲍赛昂夫人是皇权复辟时期名门贵族的典型,她是巴黎社交界的皇后。她清楚的意识到社会的真正主宰者是金钱,但她自己却固执于贵族的传统与傲慢,最终被情夫抛弃而告别巴黎。
  4. 逃犯伏脱冷是个尚未得势的掠夺者的形象,他精明强悍,但也败于金钱手下。

结语

书中的这几个主要人物最后都是悲剧收场,对现今的我们有非常重要的警示和反思作用。

高老头的悲剧是父爱与虚荣心造成的;小说通过拉斯蒂涅的堕落过程,揭示了金钱对青年的严重腐蚀和贵族阶级衰亡的必然性;鲍赛昂夫人的悲剧,形象的说明了贵族阶级的衰亡势在必行,高贵的门第己敌不过金钱的力量。

这部小说通过高老头宠爱女儿不惜一切,却反遭女儿抛弃的悲剧和拉斯蒂涅向上攀爬的经历,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封建王朝复辟时期,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真实图画。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非常值得大家去阅读一下。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21512.html

(0)
上一篇 2023-02-06 12:39
下一篇 2023-02-06 12:55

相关推荐

  • 如何评价李光耀

    而谈起新加坡开国之父、前任资政李光耀先生,深信了解新加坡历史的朋友对这位世纪伟人一定有同样的认识: 他是一位21世纪让世人敬仰的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战略家、设计师,更是行动派、实…

  • 金钱的作用是什么,钱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金钱永远只是一种生活的物质产物。 在2011年3月份,那时的我也是一个出道社会一年的时间。在那一年时间里进过机械厂当过学徒,学习普通机床加工,经常被师傅和厂长谩骂,你就不是来学习技…

  • 如何评价张震岳(关于张震岳的评价)

    你们敢相信吗?现在一嘴大胡子的张震岳最早是以青葱花季少男的形象出道的,《就是喜欢你》《花开了没有》——结果销售惨败。内心的狂野无法被束缚,很快“流氓张震岳”便原形毕露,《这个下午很…

  • 佛门语录:佛家的经典语录,句句让你受益!

    1.你觉得是一粒金子好,还是一堆烂泥好呢?也许你会说,当然是金子啊!但是,假如你是一颗种子呢?这个世界上其实并没有绝对的好与坏,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 2.人性是极可恶的东西,它对…

  • 稻盛和夫最经典的一句话

    即使你讨厌工作,但又不得不努力工作,那么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你脆弱的心灵就能得到锤炼,你的人格就能得到提升,你就能抓住幸福人生的契机。 ——稻盛和夫 《干法》 稻盛和夫先生用他自己…

  • 毕业赠言简短唯美12条

    1.毕业际,难分舍,同学间,情谊浓,送祝福,愿顺利,发问候,祝如意,许心愿,望好运,默祈祷,盼吉祥,发短信,道个别,我和你,同学情,似海深,毕业后,常联系。2、毕业了,青春在无形之…

  • 你喜欢王俊凯吗,王俊凯喜欢的人

    王俊凯千玺超级酷跑 ,哪个角度都好看,都帅啊 对俊凯,真实的态度是,抵触—忽视—正能量—高情商—实力才华—暖男 抵触 刚开始三小只才出来的的时候是比较不喜欢的,到处都是他们,可能是…

  • 岳云鹏的相声基本功是不是不太好呢

    以下言论为狗哥结合自己的了解所写,如有不同意见,欢迎理性交流,喜欢德云社的可以关注我,文章和视频会定期更新。 相声基本功是说学逗唱,小岳自04年跟郭老师学习到现在,已经10多年了,…

  • 东野圭吾喜欢的人

    到了我这个年龄,周围的朋友都有了孩子。问及生下孩子的原因时,所有人的解答都是“顺其自然”之类。 但我更想知道的,是他们能否在孩子面前自信地问:“作为我们的孩子,你觉得高兴吗?” 孩…

  • 喜欢麦迪的男生,喜欢麦迪的人

    ,不由自主的进入,因为: T-mac 唯一的一个偶像。 强如篮球之神、黑曼巴等等,那也是崇拜之情大于喜欢之情。就如同对女孩子一样,篮球之神、黑曼巴是外表惊艳的她,很想与其滚床单,但…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