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90年代都有哪些经典的歌曲

记得李宗盛曾说,在演艺圈很多人都是“奇迹”,但唯有邓丽君可以称为“传奇” 。

至今有华人的地方就会飘荡着她美轮美奂的歌声,多少歌手都是昙花一现,而她必定在流行乐坛的历史上永垂不朽!

小时候,我也说不出为什么她的歌声那么好听?但总感觉听她的歌就像在吃一颗会上瘾的蜜糖,吃了一颗还想再吃一颗,不知不觉就吃了一下午的糖……

今天,小编想从声乐的角度分析一下邓丽君的歌声,为什么总是让我们陶醉感动难以忘怀……

01

气息

气息是歌唱的动力和灵魂。

邓丽君不仅有着强大的气息,而且对气息的控制地非常好。她唱歌时,气息像流水般从她的鼻腔和口腔中缓缓流出,邓丽君“流水般的气息”让她的长音富有流动感,丝毫没有“拖拉”的感觉。

邓丽君吸气时,不仅吸得深吸得足,而且动作迅速,以至于我们基本上听不到她的换气声。

02

音色

邓丽君的音色天生明亮清脆,甜美纯净,声线多样,并且能随着不同风格的作品改变音色,时而高亢,时而清脆,时而醇厚,时而低沉……

03

咬字

邓丽君的咬字清晰圆润,给人一种在耳边轻声呢喃的感觉,即使是比较弱的声音,她的咬字也十分清晰。此外,她还特别注重每句歌词的高低抑扬和强弱对比,时而居中,时而靠前,传递出一种韵律美,这也是她的歌极具感染力的重要原因。

其次,她还十分注重唱歌时的口型,她曾对着镜子严格练习过自己歌唱时的咬字和口型,所以我们能看到她唱歌时的口型也是十分迷人的。

04

共鸣

邓丽君早期歌曲主要以使用口腔共鸣为主,因为受了黄梅调等戏曲唱法的影响,例如《小放牛》《背新娘》这类歌曲。中后期歌曲会适度使用鼻腔共鸣和头腔共鸣。她的每个共鸣腔体都能协调得当,转换自如,让人感觉不到她声区转换的痕迹。

由于她对共鸣腔体的灵活运用,使她能根据歌曲的内容与感情,转换共鸣腔体变换声音的音色。

05

高音

邓丽君的高音唱得十分柔美动人,原因在于她掌握了高音弱唱的技术,高音弱唱是用自然声区说话的力度去演唱高音,弱声一直是声乐界最难掌握的技术。

我们都会看到很多歌手,一唱到高音的部分,话筒就会拿的更远一些,而邓丽君不会,原因在于她能用弱声去演唱高音,这也是小编最佩服她的地方。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不懂声乐的朋友们时常说邓丽君没有高音的原因。

同时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翻唱邓丽君的歌时,无论怎么模仿,都唱不出她的感觉的原因了。

06

音域

很多人都认为邓丽君没有高音,或者唱不了低音,音域不广。他们之所以有这些误解,是因为他们只听过邓丽君的一小部分歌曲。只听《甜蜜蜜》《月亮代表我的心》这些成名曲确实听不出邓丽君的音域,但邓丽君的音域确实能横跨3个八度,从C3~E6,E6是什么概念呢?

已经完全达到了女高音的水平了。一般女低音能唱的音域,邓丽君也能唱,大家看完下面这个图就知道了。

所以音域绝不是邓丽君的短板,虽然她的声音听起来柔柔的,但是音域确很广。

07

颤音、尾音、泣声

我们都知道邓丽君的颤音是邓氏唱法的一个显著特点,基本上每首歌都有。邓丽君的颤音流畅自然,丝毫没有那种刻意颤动的感觉。并且她会根据不同的歌曲变换颤音的频率、强弱。

在邓丽君的早期歌曲中,由于受戏曲风格的影响,邓丽君的尾音会自然地上翘,在《采红菱》《一见你就笑》这类早期歌曲都可以听到尾音上翘的情况。后来有一位歌手跟她说尾音上扬的唱法会伤声带,她就摒弃了这种唱法。

“泣声”是什么呢?就是在在演唱时使用一些抽泣、哽咽的演唱效果,与哭腔类似。邓丽君经常在在歌曲高潮处或者歌曲结尾处使用泣声,渲染情感。例如在《泪的小雨》这首歌中,她就频繁使用了泣声,使整首歌得情感更加真挚动人。

08

情感

一个歌手是否用心在唱歌,听众的耳朵是绝对听得出来的。

唱歌若是没有真情实感,再多的技巧都显得多余。从她歌唱时的眼神里,我就能看出邓丽君早已经把自己置身于歌词的场景中去了,把自己的心与音乐融为一体了。

在对歌曲的情感表达上,邓丽君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了。民歌小调的轻松俏皮,情歌的深情动人,快歌的劲爆热情,演歌的高亢缠绵,每种风格,她都能轻松驾驭。

每次听她的歌,感觉不像是在听一首歌,而是在听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毋庸置疑,现在流行乐坛的很多唱法都来源于邓氏唱法。许多优秀的后辈歌手们在邓氏唱法的基础上继承发展,才迎来了如今乐坛的黄金时代。

论唱功,邓丽君绝对达到了歌唱家的高度;论情感,邓丽君是一个真正能将歌曲唱到我们心坎里的歌手。

第一首,当属于电视剧《走过夏季》的片尾曲《童年》了,当年这首歌一出可谓是迅速的火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了每个校园每天广播必放的歌曲,同时也是勾起很多人对于童年美好回忆的一首佳作,1994年该歌曲所在的专辑获流行音乐百张最佳专辑

第二首歌,就是关于回忆故乡和外婆的《外婆的澎湖湾》,《外婆的澎湖湾》是歌手潘安邦在1979年发行的专辑中的主打的一首歌,该歌曲主要是根据歌手潘安邦的个人亲身经历改编,潘安邦的外婆住在澎湖湾边上,小时候的潘安邦每天都到外婆家跟外婆聊天、帮外婆干活、挽着外婆的手到海边看夕阳,因为这首歌掺杂着歌手最真挚的情感,所以一经传唱就感动了很多人,让很多远行的人想起了自己身后的家乡,不禁泪流满面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23689.html

(0)
上一篇 2023-02-12 11:54
下一篇 2023-02-12 13:37

相关推荐

  • 死亡笔记语录 ,死亡笔记L评价

    如果是美版的小册子在人间,我个人建议就是别浪费时间看了。 似乎除开原作以外,其他改编的编剧都对夜神月有恨似得。日本弄出了一个宅男夜神月还不够,美国还弄出了一个愤青夜神月。 类比之前…

  • 僧人一般都是在什么寺庙拜佛,僧人拜佛程序

    普通人所谓的“僧”其实并不是对佛教徒的一种称呼,而是一个对佛教集体的称呼,”僧”是梵语”僧伽“的简称,意译是”和合众“就是众多出家人在一起的意思。正式出家的男性佛教徒叫…

  • 娘是什么,娘是什么词

    娘有很多解释,今天我们只谈其中一个含义——母亲! 母亲是人类词汇中最伟大的词汇。 首先,母亲是生命的载体,每一个人或卑微或伟大或贫穷或富贵都需要依托母体才能来到人间。六道轮回,最重…

  •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张嘉译

    说到张嘉译,是不是有很多小鲜肉想不起他是谁?那说起《蜗居》“宋思明”一角,大家总能够想起来了吧! 网上热传的张嘉译的魅力十足的男人味和男子气概,的确令不少男子羡慕嫉妒恨。的确,张嘉…

  • 何为兄弟情(何为兄弟图片大全)

    何为兄弟情? 所谓患难见真情,只有在最落魄的时候才能看清身边的人,谁是朋友(๑°3°๑),谁才是兄弟。 在我们还年轻不懂事的时候,总会有那么一些关系好,讲义气的人。我们当他们是兄弟…

  • 我最喜欢的书《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于1991年3月获得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平凡的世界里,一群…

  • 如何评价当怪物来敲门

    死亡禁忌 我们常说童言无忌,就是孩子在说话时往往不受成人世界的约束,将语言组合得貌似合理但又不合逻辑,这是他们对未知的一种探索。在2012年戛纳影展大放异彩的《狩猎》中,小女孩不经…

  • 如何评价赵忠祥的声音,董卿怎样评价赵忠祥

    78岁的赵忠祥老师走了。带着他那浑厚苍劲、磁性具有穿透力的声音以及广大观众、网友的怀念之情和一定的非议之声默默地走了。 在他生病期间,倪萍、朱军、王刚等前往探视。而得知他去世的消息…

  • 你喜欢许嵩哪一首古风歌曲,写给许嵩的一段话古风

    《惊鸿一面》可谓是许嵩歌曲中比较古风的一首了。它所收录的专辑《不如吃茶去》,这一整张的风格都是带有一点古典韵味的。 这首古风首先吸引我的就是它里面的歌词,全篇写得温柔细腻,带有江南…

  • 《人民的名义》中高小琴有什么背景吗

    高小琴是山水集团的董事长,十几年的时间成就了一个近百亿资产的投资集团,然后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却藏着令人心酸的身世背景,高小琴有一个双胞胎妹妹高小凤,出生在偏远的渔家村,被官二代赵瑞龙…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