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加入写作以后,就时不时地听到咪蒙。“咪蒙,何许人也?”我愕然地表情引来朋友地嘲笑:“写稿子地估计没人不知道咪蒙!”
70万、6万、10万+,每一项都是媒体人梦寐以求的吧,单是作为被学习的对象可能已经被很多人研究过。
于是我也不例外地关注了她的公众号,关注以后跳出来几个字:“你每一次迷茫的时候,我都在。”有没有很暖?我当时是被暖到了。
大多的公众号是专注一个方面的,比如亲子的,就一直是亲子文;情感类的,就一直是情感文;职场类的,就一直是职场文。可是你看她的公众号,励志、职场、情感、亲子、爱情故事、社会话题……一应俱全。
看她最新发布的一篇《那个穿假名牌的室友,现在有2套房了》,写的是她的副总王不烦求学时被撞花费了8000多,和肇事者打官司,因为没钱,所以自己苦学法律赢了官司。之后醒悟过来的王不烦事事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的努力,华丽逆袭的故事。
文章里面提到了王不烦求学时想掩饰自己的穷,但是 “穷是会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个细节的。”因此终究是掩饰不住的。
这一细节描述,获得多少人感同身受?谁没有从贫穷的时候走过呢?所谓的清高在你口袋空空的时候只是纸糊的盾牌,一扎就破!
再看这一篇《我假装不认真,只是不想承认自己无能》,里面记述了咪蒙自己从事影视制作失败的经历,虽然很多人在读文章的时候也会感动,但是更多的人会说只是为了打动我们才说的吧。我们都不愿意相信自己努力了还没成功,无形之中是不是你也正中了这个题目?
再看这篇《如何写出阅读量100万+的微信爆款文章?》,文章中讲述了很多写作技巧,最后文末有这样几句话:“你最红的文章,往往就是你写得最走心的文章。
最大的技巧都敌不过“走心”两个字。你对读者有多真诚,大家是能感受到的。
还有一点,你真的够努力吗?
如果哪个做大号的跟你说,他每天轻轻松松随随便便写个文章,就有几十万粉丝了,他一定是在装逼。很多同学还说考试前都不复习呢。从来没看过书呢。这你也信?你是有多傻逼啊。
没有在出租车上、病床上、酒店大堂、机场候机厅……写过文章的公号狗,都不配谈什么粉丝量。
我每天从早上9点工作到半夜12点到1点,睡前还是会抽一个小时,看一遍我关注的牛逼公号,分析哪些文章好,为什么好,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然后我经常痛心疾首,妈蛋,又一个好题目被写走了。”
而作为一个老板,你看《除了发钱,如何让员工很燃燃燃燃地工作?》,文中介绍了她的公司管理机制,指出来一个人求职除了需要工资外,存在感,仪式感等等也是重要的。看看她公司的环境,不知会吸引多少人。
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很多人不喜欢她。于是有咪蒙,就有反咪蒙,大家一边在骂着她,一边又在用着她的名字蹭流量;一边在说着她写两性太露骨,一边又手欠的点开看。
但是大家都是成年人,你会因为看了一个黄段子就变得不能控制自己吗?你会因为她说一个东西是黑的,就跟着也说是黑的吗?肯定不会,因为我们都有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
何况你何必人云亦云的跟着别人去猜想呢?何不亲自去看看她的文章,你一定会看到这个胖胖的女人,搞笑的连自己公司洗手间在哪儿都不知道,一间一间办公室打招呼,别人以为她视察工作,其实是在找洗手间。
其实我们知道这是个笑话,但是工作之余看到这样一个笑话,难道不是一种放松吗?这样的笑话隔三差五就会发一个,每次都让我忍俊不禁。
我想这就是她这么火的原因吧!在你累了的时候,有轻松的段子;在你迷茫时,有满满的鸡汤;在你不经意时,有扎心的金句;……
然而最关键的应该还是她对文字的掌控力,以及她很少提及的超于常人的努力。
她写一篇文章的背后是几百甚至几千篇文章的阅读量,你呢?
旧机在家吃灰怎么办,高价卖手机,就来微回收!让你的旧机有用武之地!
咪蒙文章为什么会拥有这么多人看,最简单核心的一点就是在贩卖焦虑。
这是一个很快节奏化的社会,每一个人都如履薄冰,担心自己会被淘汰,咪蒙就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一点。
咪蒙的大部分文章其实都不能称之为文章,都是流水线出来的,都是程式化的文章,
你如果把咪蒙的文章进行拆解,会得出非常多固定的套路。在业内,很多人称之为咪蒙写作“八大套路”。
比如选材上
1. 怒怼男人不靠谱、渣、男权思维不合理2、怒怼女人不争气、不独立3、怒怼各类自己看不惯的现象
然后是标题
标题非常重要,一篇微信公众号的微信推文阅读量百分之七十都要看标题,咪蒙文章的标题也形成了一定的套路。1、标题和“性”相关2、标题采用疑问、反问冲突的形式
最后就是内容上
开头很重要,你知道吗?一开始就要抛出观点,抓住吸引你。或者提出一个集中你焦虑的疑问,用极端例子来解释观点,来点干货压压惊。
这样量产出来的文章质量上不会差到哪里去,起码都可以抓到一批用户,而且是忠实用户。
贩卖焦虑是咪蒙百试不爽套路的核心!
最后,说了这么多,卖手机,就来微回收吧!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26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