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冈仁波齐这么好看(冈仁波齐镜头表现)

2017年上半年最火的电影除了《战狼2》,就是那部看完后会有种辞职归隐感觉的文艺片《冈仁波齐》。

不管你有没有看过这部“无聊”的电影,狒狒今天都必须讲讲这部电影里的11个朝圣者主演们(全是没有经过表演学习的素人)

▶ 一位父亲刚刚去世,想要完成父亲生前和叔叔去朝圣心愿的领路人;

▶ 一位照顾哥哥孩子大半生,想完成自己最后朝圣心愿的72岁老者;

▶ 一个想要给之前在家里做工去世的人祈愿的三口之家,其中包括一个九岁的孩子;

▶ 一位一直宰杀牲畜而觉得罪恶很深,想要救赎屠夫;

▶ 一对妻子已经怀孕八个月的夫妻,想要给孩子和未来祈愿;

还有次仁曲珍的妹妹以及两个都是十几岁的小伙子…

在这条朝圣之路上,从芒康到冈仁波齐,2000多公里,最平凡普通的11位藏民,没有争吵,没有抱怨,没有退怯,每走7、8步就全身匐在地上磕一次头,历时一年终于完成了这次的朝圣之旅。

尽管每个人去朝圣的起因都不相同,但在这条朝圣之路上从始至终都抱着为天下众生祈福的使命。所有人的坚持,都源于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于信仰的坚定。

一个磕头的故事,没有几句台词,全程安静的电影,在晚上10点,影厅仍是座无虚席。这部小众文艺的公路暖心电影的出名,不仅仅因为它的独特——用朝圣作为主题。

最令人暖心的是,《冈仁波齐》后,这11位real演员,做了一件更加暖心的事!

文青们说,大学没挂过科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没去过丽江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没谈过一场轰轰烈烈恋爱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没有在埃菲尔铁塔前跳广场舞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而狒狒作为西藏的忠实粉丝,我必须为西藏打call:没去过西藏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西藏,一个神圣的地方,去过西藏的驴友们都称它天堂,因为它有最蓝的天空,最洁净的水,最真实的信仰。

但是,他们却想对你说:

1.

2.

西藏的路,每天会接待成千上万的人,而一个人怎样才为人呢?我想,到了一个地方,他应该成为这里的文化和气息。

我自认为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或者说我的信仰一直居无定所,也许是因为精神世界的贫瘠,才会被一次又一次的震撼!

在这个社会中,没有信仰的人占大多数,所有愿望似乎都是无处安放的,那些颤抖着失温的日子,我们或许也曾恳求过不知所踪的神明,希望自己能走过这些伤痛和苦难。

我问过很多人,为什么去西藏?大多数人说为了净化心灵,为了心中的那份信仰。当他们回来后,一边赞叹着雪域高原的壮丽美景,一边却向我抱怨说:西藏沿途怎么到处都是成堆的垃圾?

我很纳闷,为什么他们从来闭口不谈这样的环境是如何造成的?

因为拍摄《冈仁波齐》,11位主演有幸走出小村庄,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是他们也因此看到了不一样的家乡——遍地都是垃圾。

蓝天白云下不是一片青草绿地,而是塑料垃圾;圣湖雪山旁不是一片洁净,而是易拉罐瓶。家乡已不再是自己印象中的美丽,天路似乎不再照耀,一阵昏暗。

当他们在垃圾里五步一拜,十步一跪,秃鹫在巨大的垃圾场上盘旋,无处落脚,场面震撼扎心!

所以,《冈仁波齐》后,他们选择继续走在朝圣的路上!

你是否相信一个人微不足道的力量,可以改变一种现象?

我们的野心不大,想把西藏的垃圾全部带走;我们的力量很小,所以需要你口口相传;我们擦不亮天路,但我们能照亮内心。

和他们一起

【美丽公约,擦亮天路】

题外话:

参与朝圣的11个素人,从影片2013年11月拍摄完成至今已经3年半,这些朝圣的人们已经回到了普拉村。

屠夫江措旺堆在磕头之后,腿脚比以前利落了,不再杀牛宰羊;尼玛扎堆一家没什么变化,杨培爷爷依旧在山上放羊;斯朗卓嘎依旧放牛砍柴做家务,普通话退步了,目前没有生育;在朝圣路上生下孩子的次仁曲珍又生了第二个孩子,如今大儿子丁孜登达已经3岁多了;仁青旺佳由于身体原因,仍然在家放羊,见过世面之后,他更成熟了;达瓦扎西离开村庄,到大理、拉萨打工至今……

长达117分钟的《冈仁波齐》,从头到尾只讲了一个简单到朴实的故事: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11个普通的藏族人从家启程,翻山越岭2500公里去神山冈仁波齐朝圣。

这群人中有即将临盆的孕妇,也有风烛残年的老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历了震撼的西藏四季风光,接受了生与死的考验。有灾难与变故,也有柔情与温存,让这部看似平静至极,甚至拍摄手法模仿纪录片的电影,却能在两个小时内带领观众感受内心的波澜壮阔。

小娱也注意到,《冈仁波齐》上映后也引发过一些争议,比如有观众觉得该片中的奇观多少有消费西藏的嫌疑。

对此谭飞并不这么认为:“这部电影并没有过多反映宗教,而是纯自然的记录。就整体而言,艺术上的独特表达是这部电影最大的看点。而导演也是通过这种记录,表达对于震撼心灵的朝圣的一种敬畏之情。”

而正是这种不假修饰的纯净感,成为长期生活在纷繁社会的都市人渴望的一股甘甜清流。如果依照产品逻辑,《冈仁波齐》其实并非小众影片,它击中了大部分城市人在日常生活中心灵无处安放的痛点,因此这部影片在一二线城市的受众比例高达68%。

从票房表现来看,该片周末上座率一度达到40.84%,高于同日《变5》34.80%的上座率,排片也从最低1%左右上涨至6.8%。尽管近两天由于《逆时营救》等新片上映排片回落,上座率依然要高于同档期的商业类型片。

“这是观众的胃口在发生变化。”谭飞认为,“观众常吃’大餐’肯定会吃腻,有不一样的‘小吃’出现他肯定会选择后者。通过这部电影观众可以感受到与’大餐’不一样的文化氛围。这部电影也表达了一种力量,通过经历变故、磕头的段落,以及最后老爷子的悄然离逝,都反映出这部电影内在的一种震撼。”

“通过《冈仁波齐》的表现,我们能够看到当下观众的观影需求悄然发生了改变,变得越来越成熟。”谭飞告诉小娱,“我们的市场一直在低估我们的观众和他们的选择,艺术电影的观众并非小众,需要对此加以关注与培养。”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20926.html

(0)
上一篇 2023-02-04 16:42
下一篇 2023-02-05 09:3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