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是什么样的境界

我来说说自己对实证禅定20年对“空”的感受、首先、当我们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必须把其他所有的事情都抛去、专心一意的去做这件事情、学习佛法也是这样的、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就是把其他事情全部都空了、只为这事是不是、佛教的禅定也是这样的、讲究定静入一、把所有的妄想全部放下、就是这一项就需要相当长时间、真正妄想没有了、不就是空了吗?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每当什么都不想的时候、你一定就是在想:“是不是就是这种状态就是空”告诉你、还差十万八千里、那种状态叫昏沉、这种昏昏沉沉的状态还是禅定的必然过程、当这种状态改变成清醒的认知过程后、就快要接近空的边缘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发大心、发真正、心念不动、就像宇宙一样非常平静、这样的感觉如果 能够保持2小时、就达到入门级别的禅定基础了、不立文字是禅宗的特色之一、其实不立文字是指、不直接依靠表面的文字语句来修行的目的、当然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因此大家都知道、佛教有一个、“教外别传的”这4个字、其实意思是出了教学之外的特别传成方法、我们学习佛法其实不是迷信、禅定入门后你就可以知道我们的生命的本源到底是什么了、当然离空还有很长距离、入门级别禅定达到一定程度、我们的天眼是可以打开的、那种感觉就是自己就是天文望远镜、可以观察宇宙中的物质、星球、那种感觉是非常的奇妙非常高兴、但是佛说这时必须淡定、心情必须平静、因为快要接近空的边缘了、这是我禅定第一次感受、第二次是晚上12点开始禅定、入门之后你可以很快就进入状态、有时可以快到秒杀、第二次禅定看见了自己的电子人体图像、感觉就是全身上下都尝到甜的味道、可以说是比吃糖果还要好一千倍、不过这次禅定是抱着死的念头进入状态、给上次开天眼不一样的、因为佛说了断生死、是说我们肉体的生死、我们本来就是不生不死的、也是佛说的、所以理解非常重要、这第二次进入禅定状态后、就非常恐怖了、简直就是直接出定算了、因为不敢进入状态、南怀谨师傅说过、有的禅定大师就是进入状态后就出不来了、所以我很快出定了、过了几天我自己希望自己喜欢的事情一定要努力、死就死吧、也是12点进入禅定状态后就直接进入禅定中级阶段了、这是我认为的、因为这样的感觉真的是非常可怕的、整个头部被一股非常大的引力牵引着顺时针旋转、速度非常快、我的感觉可能有10秒钟左右然后归于平静,就开始从头部一直到脚的电子人体燃烧图像、第三次进入禅定的空的状态、记得是1点钟开始禅定、进入状态后不久还是头顶 被一股巨大的引力牵引旋转、同样10秒钟左右归于平静房间的灯是开着的,我可以看见房间所有物品、我坐的床上没有了自己、我还在想为什么看不见我自己呢、出定后我想起佛说我们本来就无一物、我们并不是人体生命的我们、后来还看见3个自己都在慢慢的奔跑着去迎接另一个自己、最后说真正意义上的空是进入禅定状态后、可以看见美好的星空和山川河流也看不见自己、有时在此、有时在彼、所以我认为“空”就是就是色、色就是空是非常容易理解的、首先我们是色、平静下来、什么都放弃了、死亡都不怕了、就一切都是无、就是空了、这是我的理解希望对大家喜欢禅定的朋友有所帮助。佛陀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最后说临济义玄禅师对大众说“在我们这个肉团身上、有个居止无定位的真人常常从头面上出入、你们没见过的好好瞧瞧结尾、

一.先讲佛家的

“空”,历代高僧都有其解释,认为空是佛家追求的境界。但解释来解释去,让人更不明白了。其实空没有那么玄奥而不可理解。佛家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最流行的解法是:色指物质,空指精神或虚无。精神就是物质,物质就是精神。这种解法容易让人陷入悲观、消极、被动之中,认为对所有物质或实相的追求都是白忙活一场,是一场空。这就曲解了佛教的宝贵奥义。

空,指的是物质的时间概念。所有物质都不是绝对静止的,而是绝对运动的。今天的你已经不是昨天的你,今早的太阳已经不再是昨天那个太阳。人们认为一成不变或注定不变的事实,其实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也没有亘古不变的真理。

所以,色即是空。物质是变动的,变动就是物质的根本特征,没有一样物质可以逃脱这个规律。所以,空即是色。

佛家修行讲“缘起性空”,就是认识到世界一切都有因果关系,人要找回自我,回归本性。这是非常有健康意义的。能让人心理找到宁静,恢复能量,并因认识自我而调整自己的行为,解脱烦恼的“苦海”。

总人言之佛家的“空”。是无,连无都没有的“空”境界,缘起性空,无空无我,世间上没有独存性的东西,也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起。所谓“性空”,就是说:因缘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则不能有,这就是“真空生妙有”的意义,空有不二,佛讲的空不是断灭空,也不是顽执空,而是妙有真空,因自性空缘生有,即缘起性空!

二.道家的“空”,“无我”,无我境界也称为无我境地,是只有心无旁骛、心无杂念富有经验达到的至高境界。但是其副作用是急剧消耗体力。我心一切皆已成空,即为空者乃称为无。

“我的心已完全化为无,空即为无。”要想无我,那必须修道,要做到:致虚极、守静笃、归根复命。无我的境界,只有心无旁骛,无杂念,一切皆空,空而为无为、无我,才会进入那玄妙、空灵之境。

处世,当学道家的无为,那是顺应自然,恪守寂静,犹如那波止水静,仿佛那飘飞的黄叶,最后归根;

做人,当学佛家的无我,顺应天道,无我而得涅;

行事,当学儒家,修身、齐家、立德、立言,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老子的智慧是:虚则是无我,静则是无欲。因此,无我,重要的是无杂念;学道,重要的是虚心。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林。将世间的一切烦恼放下,无我而渡芸芸众;将生死看透,无为而使自己融入自然。

世间无我,处处是我;舍小我,求大我;弃邪心,守慈心;人不知有我,我不知有人;无我玄之又玄,有我众妙之门;求静而无我,人生之妙境。

三.世俗的空是当内心浮杂,不妨点一支香,茶禅一味,清一清尘污俗垢的心,暂去尘世之念,暂了虚妄之心,进入神思最虚无缥缈的空间,如一只空杯。既所谓的“空杯心态”。当我们心中装满成见、财富、权势的时候,就已经不是自己了;人往往热衷拥有很多,却往往难以真正的拥有自己。

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人的思想需要放空,最好把之前的所有事情清空,就像空杯心态一样,不想拥有的东西倒空,才能注入新的生命。清空杂念,努力锻炼更高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式。学习的心态也需要放空,抛开沾沾自喜自以为是的心态,虚心求教,才能更好的接受新的知识。并且把学来的知识融会贯通吸收变为自己的财富,才能更好的接受下一个知识的到来。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16562.html

(0)
上一篇 2023-01-23 16:42
下一篇 2023-01-24 09:17

相关推荐

  • 《风之谷》想要表达个什么情感

     一、环保主题及现实意义   在电影《风之谷》中,最突出的主题便是环保主题了。女主角娜乌西卡在自己城堡的地下室中养殖了很多来自“腐海”的孢子,实验的结果证明了植物本身并不是有毒的,…

  • yy王小源怎么样(yy王小源和鸽宝)

    你想呀,作为一个YY直播平台的老主播,一点修养和职业道德都没有,喝醉酒了竟然还在直播间里解小便,而且在直播间成千上万的粉丝面前,还把“牛子”漏出来了,结果被YY官方封禁直播账号。你…

  • 黑执事夏尔的台词

    黑执事中那些在静谧中绝望又充满哀伤的台词吧。 夏尔·凡多姆海威: 随着时间的流逝痛苦会变得淡薄,然而我并不想让时间来治愈我的痛苦,就算从痛苦中逃脱,忘记一切,得到的也只是停滞,无法…

  • 遇见直男癌怎么办

    网上曾经流行一句话:等玩够了,就找个老实人嫁了吧!这里的老实人觉得也包括这种直男吧!有什么说什么,不拐弯,欣赏的人说这是优点,这样的人做个朋友还行,做老公就要三思而行,特别是那些追…

  • 剖析实践论的方法

      《实践论》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事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需要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不急不躁、由表及里、全面观察、由感性到理性、了解事物的演进变化、分清事物彼此间的区别联系、大胆假设、小…

  • 江小白经典语录 ,江小白酒语录中最经典的是哪个

    非常简单,有且只有一句,只有八个字:青春不朽,喝杯小酒。 这八个字是所有江小白白酒语录的火车头。在当下白酒文化传承中,起的是先锋作用,各位看官不要装叉,最近20年除了洋河用销售策略…

  • 导游是怎么准备导游词的

    导游词是一项很高级的科目 1.基础:根据《导游词》一书理解及背诵 2.基础升级版《导游词》一书是分地区的,例如《广东导游词》,这书里面只有广东地区一些出名的景点的导游词,你要是到了…

  • 《笑傲江湖》里,桃谷六仙的结局如何

    笑傲江湖桃谷六仙结局如何 桃谷六仙是金庸先生《笑傲江湖》中的六个怪异的六个人,江湖人称“桃谷六仙”,六个人行为怪异,不谙世事,看起来愚蠢之极,而且又武功奇高,其实仔细想来桃谷六仙虽…

  • 女生喜欢女生怎么办?如何改掉

    女生喜欢女生,首先,不必为此感到丢脸或内疚,更不该对自己有厌恶的情绪。同性恋虽然小众,却是一种天然的性取向。要摆正观念。 虽然西方多国已经出台了同性合法化的法律法规,但歧视之人数不…

  • 墨菲定律的经典语录

    01 别试图教猫唱歌,这样不但不会有结果,还会惹猫不高兴。 02 别跟傻瓜吵架,不然旁人会搞不清楚,到底谁是傻瓜。 03 不要以为自己很重要,因为没有你,太阳明天还是一样从东方升起…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