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决战》辽沈战役看林彪的谨慎

最近最好看的电视剧要说《大决战》了,这大热天,每天窝在家里除了喝茶就是看电视。当看到东北辽沈战役的时候,林彪罕见的成了主角,令我很是好奇,也引发了我的好奇心,总想琢磨琢磨林彪是个什么人。

我是在批林批孔中长大的,那时候林彪是一个反面人物,浑身一无是处,就连他参加革命也说成是投机行为。所以像我这么大的人,没有人会说林彪好的。

以往的电视剧中也有提及林彪的,总是一带而过,既不褒也不贬,好像只是一个小插曲。《大决战》是第一次以历史的角度去塑造林彪的电视剧,在这部作品中,林彪以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出现在电视剧中,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林彪。

首先我们应该肯定林彪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我军由弱转强,不再被敌人追着打,就是从东北之战开始的。东北之战的功绩虽然主要是党中央的英明决策,但也不能否认林彪的战术指挥作用。

大战之初,林彪不支持党中央的决策,但这并不是因为他反对毛主席,而是因为他对敌我双方态势的分析认为,取胜的几率不大,出于谨慎的考虑,使他一再犹豫,下不了决心。这种犹豫其实也是对东北联军的负责,是对战士生命的负责。作为一个一线指挥官,如果不考虑实际情况,只知道一味听命上级决策,我认为也不是一个好指挥官。

毛主席其实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对林彪的行动尽管有些不满,但事后也没有对他进行严厉的处分。塔山战役是东北之战的关键,也是历史上一场把不可能变可能之战。从某种角度上讲,塔山之战才真正体现出了林彪的大智大勇。

东北战争的胜利,一下子就使我军发生了一个历史性转折,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顺风顺水的征途。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sanwen/915.html

(0)
上一篇 2022-05-11 11:27
下一篇 2022-05-11 13:50

相关推荐

  • b站的这些题有点抽象了吗

    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以前想成为B站会员是需要答题的。 那些题涵盖天文地理生物物理动漫游戏,反正什么都有,极其考验知识量,如果谁能不百度就把它做出来,那基本是个大牛了。 可惜后来因为…

  • 三月,心中有暖,路上有爱,这便是人生最美的风景

    三月的风,吹动春天的翅膀,飞入花海,走进流年,让苍白有了颜色,让寂静有了波澜。溪水在流,云朵在动,淡淡的花香迷醉了初遇的风景。 与春天相逢,再简单的心,都是惊艳飞鸿,再温润的情,都…

  • 新年第一天

    一年四季没有一天比今天起得更早,黎明的曙光刚透出一丝光亮,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便响彻云霄。家家户户都赶着趟儿争第一,鞭炮声便是他们早起的证明。谁家若是争得了这第一声鞭炮,那在街头巷议的…

  • 此景只应天上有

    去年夏天,趁着草木丰盛,鸟语花香,我和家人一起去游览了湿地公园的人间仙境。想这公园的景致也该是夏天最美,深秋,暮冬,草木凋零,总给人一种苍凉悲戚之感,所以有大半年的时间没再去过。一…

  • 不知明年的枝头,在这相同的位置,又会萌发出什么样的一叶来?

    凝视着它的轮廓,抚摸着它的脉络,一片小小的树叶,也使我感触颇多。 细细观察眼前的这片叶:圆润的身形,边缘是齿状的,一条条脉络清晰的布列在上面,叶脉之间相互交错,却又不显得凌乱。若是…

  • 王昌龄的一首诗,写出了人性的丑陋

    古代人写诗,或为了抒情,或为了明志,总是借助山水来感叹人生的悲欢离合。 王昌龄的诗温婉而动情,明理、明志,读来令人深思,回味无穷。 闺怨 【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 金色热贡:民族融合的家

    秋风“呼呼地”吹着,树叶也随风飘落,但我细细端详树叶下落的过程,我发现,树叶并不是快速下落。好像是在和它的大树妈妈做最后的道别。大树好像是在弯着腰想要去拉住…

  • 今天的你,是否还会想起那个黄昏

    有些黄昏,会让你永远记忆。就如记忆中的许多细节,总会清晰,总有美丽。 脚踏车的黄昏,和朋友相约骑单车在东山头享受那天的黄昏。听广播的黄昏,与老太太共续广播里黄梅戏的那个黄昏。汽车站…

  • 我更愿意选择更多不同的方向,看更多不同的风景

    有天晚上回家,一不小心弄错了方向,出校门本来应该右转,我却向左转了弯。想想时间也够充裕,再加上月光也很皎洁的样子,索性将错就错,绕个大弯回家。 这条路平日也不常走,好比一个偶然撞见…

  • 《意林》摘抄好句

    好看不好看或者说值不值得看这都是很主观,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就个人观点,《意林》真的好看,是值得看的。 《意林》是长春市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办的中文版半月刊杂志,每月出两期,一…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