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写诗,或为了抒情,或为了明志,总是借助山水来感叹人生的悲欢离合。
王昌龄的诗温婉而动情,明理、明志,读来令人深思,回味无穷。
闺怨
【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是一首怨妇诗,一个少妇终日深处闺中,衣食无忧,不知人间愁苦。春天来了的时候,她浓妆艳抹登上望春楼,忽然,她看见田头的柳树开始发芽,翠绿依依,顿感风月寂寞,后悔起当初不该让丈夫出去寻求功名。
这就是一个怨妇的心理变化,她需要男人为她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供她奢侈淫意的生活。早初,积极鼓励丈夫外出寻求功名,倘若有一天丈夫封侯拜相了,自己便可一步登天。
对于丈夫的外出,旅途的艰辛,她从没放在心上,“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诗的前两句写出了一个少妇的自私,无情,也写出了人性的丑陋。
当春暖花开,她突然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孤独,竟然没有人能陪自己去踏青寻柳。好景不长,人生苦短,此时她开始后悔起当初纵容丈夫外出做官的决定。
这人世间本来就没有判断正误的标准,都是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出来的。符合需要即正确,违背意志即错误,少妇的哀怨,正是一个人对客观现实不满的体现。
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如愿,摆正心态,坦然面对世事变化,才能乐天下人之乐,容天下不乐之事。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sanwen/1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