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读书,所以改变【散文】

我对学习改变命运有切身经历。不敢想象,如果不是因为读书,如果不是因为知识,现在的我会是一种什么样子。也许还在鄂西北一座贫苦山村里,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简单原始的生活,默默无闻地生存者。村庄越来越荒败,稍微有点门路的人都离开了,只剩下几户人家,大都数老人,我管他们叫爷爷奶奶、大爹大妈的老人。村子安静极了,偶尔可以听到几声狗吠。记得小时候,有一只狗叫,立即引来好多狗跟着叫。叫声此起彼伏,寂静的村庄一下子显得热闹了起来。现在,就连狗的叫声也很单薄,没有了呼应,没有了此起彼伏,有的只是寂静。每次回到生我养我的村庄,看到坐在铜矿矿洞口乘凉的几个老人,握着他们粗糙的手,看着他们麻木的脸,望着他们漠然的眼,总有一种酸楚涌上心来。

上世纪80年代,每个村庄都有学校,我就是在村子里的学校完成的小学学业。我还依然记得教过我的所有老师的模样,小学阶段总共有六位老师教过我知识,只有一位高老师是公办教师,其他几位都是民办教师。这些民办教师中,只有张老师一直坚持教书,也只有他在退休前转成了公办教师,现在县城买了一套房子安享晚年。每次回到故乡的县城,我总要领着家人去拜访我的小学教师。每次见到张老师,张老师总要回忆我读小学的一些事情,总要提起我客串老师给我的同龄人上课的情形。张老师说有些数学题他也不会做,就让我替他给同学们讲解。这样的上课经历有很多次,我后来走上讲台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怕是和小时候的这段经历有关吧。

小学毕业,我们一个年级15个人,考上镇里初中的只有三人,其中一位是公办教师高老师的儿子,另一位是刚刚移民搬迁到我们村庄的胡姓人家子弟。严格意义上讲,我是我们村里那一年唯一一位考上初中的。上世纪80年代,国家还没有完全普及义务教育,大多数我的同龄人就没有机会继续读初中,小学毕业后就回到家里参加劳动。没过几年,就听说他们有的已经成了家,有的外出打工,有的远嫁他乡。此后再也没有见到过我的小学同学。上过初中的两位同学,后来也慢慢有了一些信息,高老师的儿子在家乡十堰市一家工厂里做部门负责人,胡姓子弟在湖北襄阳一家律师事务所当律师。但也只是听说,始终也没有见过面,也没有他们任何联系方式。小学的时候,我们仨关系最好,经常互串家门。母亲最喜欢我的同学到我家,每次我们仨一起到我家,母亲总是特别高兴,总要给我们做好多好吃的东西。

儿时记忆深刻的好多都与吃有关,与学习有关。依然记得高老师在学校的小食堂里做好吃的招待我们仨的情景,高老师就像母亲一样照顾我们仨,吃完饭后监督我们写作业,练大字。我们小学毕业后,高老师也调到了县城工作,一家人就都到了城里居住。那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面。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好多年后,有一次竟然在十堰街头遇到了我的小学老师高老师,我和母亲都欣喜若狂,执意将高老师接到我家住了好几天,直到他大儿子生气了把她接回家去。那一次见面后,又是好多年过去了,我也从湖北到了天津,不知道高老师现在的身体好不好。

我很想念我的小学教师高老师,也很想念教过我的所有老师。是他们让我对读书产生浓厚兴趣,让我一步步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路走来,从乡村、镇上、县城、省城一路走来。如今我在北方一座靠海的城市生活,离开家乡越来越远,物质条件也越来越好,但对家乡的思念也越来越强烈,对一路求学的经历记忆也越来越清晰。假如没有教育的环境,没有教师的引导,假如没有学习的兴趣,假如没有读书的经历,假如没有知识的熏陶,我真不敢想象现在的我会是一种什么样子。

我对知识改变命运有深切体会。是对知识的无限渴求,让我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兴趣。小时候,我把上过中学的父亲读过的教材全都认认真真读过一遍,把当过私塾先生的爷爷留下的线装书认认真真翻过一遍,那些线装的繁体书,尽管好多字不认识,翻看着也是一种快乐。家里的书看完了,就到有书的人家去看。小时候,最吸引我的不是食物,是书。只要是书,我都会认真看。虽然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食物具有巨大的诱惑性。五年级之前,我把整个村子有的书几乎都读过了一遍。《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榜》《东周列国志》《说唐》《说岳全传》《隋唐演义》《唐诗三百首》《金银岛》等书都是在小学时阅读的。《金银岛》是我读过的第一本外国小说。小时候读过的书有很多,这些书的内容现在不一定都记得,但是那是儿时最深的记忆,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开始,是人生的一段经历,是精神上的一种共鸣,一种积淀。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因为只有教育才是唯一改变人的命运途径。它能让人有知识有智慧,能较快地学习各种技能本领,从而达到个人最好发展的目的。未来社会将愈来愈多地关注人类自身自由和谐的发展,教育的作用和地位会更加重要,知识也会改变越来越多人的命运。

我是教育的受益者,是学习的受益者,是知识的受益者。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教师,可以继续读书,可以继续学习,可以热心教育事业,为更多的人因为读书和学习,因为教育和知识而改变命运,而和谐发展,而生活幸福。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sanwen/300.html

(0)
上一篇 2022-04-22 16:54
下一篇 2022-04-23 08:56

相关推荐

  • 杨门女将结局都如何

    穆桂英及杨门女将的结局在大多数电视剧和电影中都没有提到或者暗示,除了有些故事中曾提到大刀王怀女是在平定侬智高叛乱时,被敌人乱刀砍死。杨门女将中的杨八姐则是在一次平定湖北当地土著叛乱…

  • 关于心情的散文

    每个人都在不同的位置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想。我的慌张同你的迷茫恰汇成一条小溪,承载不了梦的帆,无法远航。 走在过往的河堤上,看那汩汩流过的消逝的是记忆,是快乐,也是忧伤,风吹来的…

  • 姜文的电影评价(一步之遥电影的评价)

    “这么着,还是那么着” “这是莎士比亚的问题呀” 这怎么就落在了上海,这个东方人的世界? 这是《一步之遥》中,马走日一直在琢磨的问题。 作为大清的遗民,马走日既懊悔自己没有保住先朝…

  • 泰坦尼克号影评:最真实的人性

    今天,是泰坦尼克号沉船的110周年纪念日。 1912的4月10日,一艘号称“永不沉没”的豪华巨轮,从英国起航,开启它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航行。 仅仅4天后,巨轮就因为撞上大西洋的…

  • 浅夏:漫过荷塘,阵雨初醒

    春去夏至,空气中的闷热开始热闹起来,坐在庭前的房檐下,捧一杯茶,闲散的看时光慢流,淡雅,恬静,回味走过的花开花落,不禁感叹起时光易逝。想起春雨漫过初心的感觉,青涩,柔媚,像暖心的浮…

  • 归故里,思亲人,人生几多欢,庭院人孤单

    岁月的路口,我等待了许久,赶着暮春的花落,去了一趟故里的庭院。庭院深深人不闻,花落花开空寂寞。 跟着季节的脚步,我在风中寻找春的味道,一枚掉落的花瓣,足以引发沉淀已久的回味。在时光…

  • 从《大决战》辽沈战役看林彪的谨慎

    最近最好看的电视剧要说《大决战》了,这大热天,每天窝在家里除了喝茶就是看电视。当看到东北辽沈战役的时候,林彪罕见的成了主角,令我很是好奇,也引发了我的好奇心,总想琢磨琢磨林彪是个什…

  • 如约而来,期许花开,你是谁的眸中期待

    春是一道风,徐徐而来,轻轻而去。吹开了枝头的花蕾,吹绿了冒头的草芽,戴着五色的花环,走进蜂飞蝶舞的田园阡陌。 仔细看来,春的美妙不仅在于她的色彩,更在于她的柔和暖绿万水千山,她的柔…

  • 关于日落夕阳的文章:远烧入冬山,一种色彩,一种动感,一种期盼

    为了看山中日落的情景,我驱车160余公里来到号称天津后花园的盘山风景区。 生活在海拔只有1.5米的城市里,每天看太阳东升西落在我头顶上画着美丽的标准半圆,觉得单调乏味,全然没有故乡…

  • 爸爸,就让女儿也做您的骄傲吧

    从来没有和爸爸这么敞开心扉的聊过,今天是第一次。 从我出生起,爸爸就一直陪在我身边,寸步不离,他就这么一步步看着我长大成人。从我记事起,爸爸就一直耐心的教育我,爸爸教会了我很多东西…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