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读书,所以改变【散文】

我对学习改变命运有切身经历。不敢想象,如果不是因为读书,如果不是因为知识,现在的我会是一种什么样子。也许还在鄂西北一座贫苦山村里,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简单原始的生活,默默无闻地生存者。村庄越来越荒败,稍微有点门路的人都离开了,只剩下几户人家,大都数老人,我管他们叫爷爷奶奶、大爹大妈的老人。村子安静极了,偶尔可以听到几声狗吠。记得小时候,有一只狗叫,立即引来好多狗跟着叫。叫声此起彼伏,寂静的村庄一下子显得热闹了起来。现在,就连狗的叫声也很单薄,没有了呼应,没有了此起彼伏,有的只是寂静。每次回到生我养我的村庄,看到坐在铜矿矿洞口乘凉的几个老人,握着他们粗糙的手,看着他们麻木的脸,望着他们漠然的眼,总有一种酸楚涌上心来。

上世纪80年代,每个村庄都有学校,我就是在村子里的学校完成的小学学业。我还依然记得教过我的所有老师的模样,小学阶段总共有六位老师教过我知识,只有一位高老师是公办教师,其他几位都是民办教师。这些民办教师中,只有张老师一直坚持教书,也只有他在退休前转成了公办教师,现在县城买了一套房子安享晚年。每次回到故乡的县城,我总要领着家人去拜访我的小学教师。每次见到张老师,张老师总要回忆我读小学的一些事情,总要提起我客串老师给我的同龄人上课的情形。张老师说有些数学题他也不会做,就让我替他给同学们讲解。这样的上课经历有很多次,我后来走上讲台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怕是和小时候的这段经历有关吧。

小学毕业,我们一个年级15个人,考上镇里初中的只有三人,其中一位是公办教师高老师的儿子,另一位是刚刚移民搬迁到我们村庄的胡姓人家子弟。严格意义上讲,我是我们村里那一年唯一一位考上初中的。上世纪80年代,国家还没有完全普及义务教育,大多数我的同龄人就没有机会继续读初中,小学毕业后就回到家里参加劳动。没过几年,就听说他们有的已经成了家,有的外出打工,有的远嫁他乡。此后再也没有见到过我的小学同学。上过初中的两位同学,后来也慢慢有了一些信息,高老师的儿子在家乡十堰市一家工厂里做部门负责人,胡姓子弟在湖北襄阳一家律师事务所当律师。但也只是听说,始终也没有见过面,也没有他们任何联系方式。小学的时候,我们仨关系最好,经常互串家门。母亲最喜欢我的同学到我家,每次我们仨一起到我家,母亲总是特别高兴,总要给我们做好多好吃的东西。

儿时记忆深刻的好多都与吃有关,与学习有关。依然记得高老师在学校的小食堂里做好吃的招待我们仨的情景,高老师就像母亲一样照顾我们仨,吃完饭后监督我们写作业,练大字。我们小学毕业后,高老师也调到了县城工作,一家人就都到了城里居住。那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面。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好多年后,有一次竟然在十堰街头遇到了我的小学老师高老师,我和母亲都欣喜若狂,执意将高老师接到我家住了好几天,直到他大儿子生气了把她接回家去。那一次见面后,又是好多年过去了,我也从湖北到了天津,不知道高老师现在的身体好不好。

我很想念我的小学教师高老师,也很想念教过我的所有老师。是他们让我对读书产生浓厚兴趣,让我一步步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路走来,从乡村、镇上、县城、省城一路走来。如今我在北方一座靠海的城市生活,离开家乡越来越远,物质条件也越来越好,但对家乡的思念也越来越强烈,对一路求学的经历记忆也越来越清晰。假如没有教育的环境,没有教师的引导,假如没有学习的兴趣,假如没有读书的经历,假如没有知识的熏陶,我真不敢想象现在的我会是一种什么样子。

我对知识改变命运有深切体会。是对知识的无限渴求,让我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兴趣。小时候,我把上过中学的父亲读过的教材全都认认真真读过一遍,把当过私塾先生的爷爷留下的线装书认认真真翻过一遍,那些线装的繁体书,尽管好多字不认识,翻看着也是一种快乐。家里的书看完了,就到有书的人家去看。小时候,最吸引我的不是食物,是书。只要是书,我都会认真看。虽然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食物具有巨大的诱惑性。五年级之前,我把整个村子有的书几乎都读过了一遍。《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榜》《东周列国志》《说唐》《说岳全传》《隋唐演义》《唐诗三百首》《金银岛》等书都是在小学时阅读的。《金银岛》是我读过的第一本外国小说。小时候读过的书有很多,这些书的内容现在不一定都记得,但是那是儿时最深的记忆,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开始,是人生的一段经历,是精神上的一种共鸣,一种积淀。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因为只有教育才是唯一改变人的命运途径。它能让人有知识有智慧,能较快地学习各种技能本领,从而达到个人最好发展的目的。未来社会将愈来愈多地关注人类自身自由和谐的发展,教育的作用和地位会更加重要,知识也会改变越来越多人的命运。

我是教育的受益者,是学习的受益者,是知识的受益者。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教师,可以继续读书,可以继续学习,可以热心教育事业,为更多的人因为读书和学习,因为教育和知识而改变命运,而和谐发展,而生活幸福。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sanwen/300.html

(0)
上一篇 2022-04-22 16:54
下一篇 2022-04-23 08:56

相关推荐

  • 《意林》摘抄好句

    好看不好看或者说值不值得看这都是很主观,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就个人观点,《意林》真的好看,是值得看的。 《意林》是长春市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办的中文版半月刊杂志,每月出两期,一…

  • 开一季美好,守三冬温情,不负韶华不负卿

    梅是冬的灵魂,如女子姣好,似蝴蝶自带芬芳,与三冬同醉,恰日月生光。不枝不蔓,不艳不淡,自是花中闲达人。 春未临,冬未尽,灼灼梅花向寒开,有谁争容颜?开一季美好,守三冬温情,如梦幻般…

  • 静夜听秋,秋风起,暗生香,落叶菊黄处处秋

    还未来得及亲吻盛夏的热烈,一个转身,便与秋撞了个满怀。 静夜听秋,听不见夏夜的喧嚣,裸露的风骚,没有一个季节可以永驻你的生命,让春心萌动。遇见秋,犹如旅途遇见朋友,只看一眼,便让你…

  • 陌上,飞花如梦,我们都是匆匆过客

    踏着春天的万紫千红,走进绿水青山。沿着岁月的四季更替,走进了深秋的雨季。岁月无情,生生不息,站在时光的深处,多少有一份苍凉和眷顾。 青苔拾级上,小院已深秋。昨夜无眠月,愁煞小西风。…

  • 随笔:雪、铁轨、柳树与瓢虫

    又是一个虚浮的清晨,大雪掩盖了每一个角落,也掩盖了世界本有的虚伪。 一个人踏在向北的黑色铁轨上,铁轨上生了锈的纹路清晰可见,冰冷的铁轨间苟活着稀稀拉拉的杂草。小草上的瓢虫一动不动,…

  • 聚散两依依,来也随缘,去也随缘

    时光是没有尽头的线,将凌乱的日子缝合成厚重的人生传记,等待岁月的渲染。每一个人都是这书中的亮点,倾诉着奔波的疲倦,真诚的欢快。用期待开始,幸福缀尾,编织出绚丽的诗意人生。 我要的生…

  • 北方的雪,描写北方的雪的文章

    冬天到了,纷纷扬扬的飞雪曼妙如花,一股润润的寒意,迎着冬的期许款款而来。 当无名的烦恼袭来,当世界的一切都归于沉寂之后,几片雪花划破世界的宁静,连心也清冷起来。 北方的雪是轻柔婉丽…

  • 散文:故人心头过,回眸已入秋

    时光是生命里最值得珍惜的眷恋,一路走过,如影相随,如花暖春。只见新人折花笑,不见故人泪湿巾。每一段生命里都有岁月的骄傲,每一个故事里都有深藏的辛酸。 江河万年长,岁月独彷徨。过往的…

  • 随笔:雪是更改颜色的画笔,也是我童年最初的记忆

    在黄南冬天是要下雪的,是一定要下雪的。 有些时候是强风夹雪,风呼呼地吹,风和雪一起拍打在脸上,睁不开眼睛。这样暴雪天气的时候,是阴沉沉的灰蒙蒙的一片,天地间分不出界限。有时候有是浪…

  • 躺在草坪仰望蓝天,阳光下有我的快乐

    阳光下有我的快乐。 滨城的阳光格外灿烂。铺天盖地,一点儿空隙都没有。白晃晃的,虽然有阳光,气温依旧很低,还是冷。阳光给人的感觉是温暖的,在心底。 我有些喜欢这里的阳光了。 星期天,…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