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的现代生活里,在忙碌之后,真正夜半三更的时候,更多的体会还是孤独,所以这个时候就特别渴望有一个相伴,所以爱情在这个地方,跟我们这个部分就有高度的契合。
所以孤独本身有时候会让人滑向爱情,好像爱情可以填补这个孤独,但是这是一个特别大的误区,因为两个人真正在一起,它有时候释放出来的孤独,比你原来一个人承担的孤独还要大,因为它伴随着一个特别大的失望,生存生命是要靠自己去承担的,而不是躲到那种所谓的爱情里面去,就像柏拉图讲,人要在洞穴阶段,在一片黑暗里面,获得反思,获得认识,获得沉淀。
所以我们人生有时候不要回避,一孤独就 觉得为什么我孤独了,就忙着逃避,有的人觉得为什么我还不谈恋爱,我的女朋友、男朋友怎么还不出现,然后我一个人还单着,很多人在恋爱里面,爱人变成对自己的一个弥补,根本的爱的来源是创伤,我们要意识到为什么一个人特别需要,在现代生活里面,需要独立地去成长一段时间,因为在这个过程里面要把自己内心的创伤,要给它认识到,要给它愈合。
生命要打开新的叶子,生长出新的枝叶来,来获得一个比较完整的生命,然后去爱人。因为我们今天的社会里面,特别容易有创伤,尤其是我们今天的的独生子女一代,他没有任何经验,也没有任何以前我们传统社会里面的兄弟姐妹,我们的要求太多了,渴望得到的东西也太多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爱情里面就承担了太多的东西,所以一旦结婚的话,互相的需求度太大了,造成沉重的压力,然后每一个都没有什么输出的能力,互相都是枯竭的,所以就是巨大的失望,所以这些,潜在的需要,我们要有一种自我清理,其实你要珍惜你的这一段孤独,你一旦在这个孤独里面获得了自己的这种独立的生存,获得了自己的内容,获得了自己生命的坚实,这个时候你才真正地变成了一个在这个世界能承担爱情的人。
你一生里面如何获得几年的孤独时间,这还真是挺值得去好好地努力的东西,实际上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说,你的成长就在孤独里面,所以我觉得这个是一个我们原来很容易被扭曲的东西,在天黑以后,往热闹地方躲,可心里头,有定时的闹钟,提醒你有多寂寞。
孤独是什么?
周国平说的:孤独是一颗值得理解的心灵寻求理解而不可得,它是悲剧性的。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所以,孤独是必然的,所以,就释怀了,接受了。
孤独是人生的主题。古往今来的孤独是类似的:
1.姜白石《扬州慢》,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2.梅艳芳《女人花》女人花摇曳在风雨中,别问我,花儿为谁红?孤芳自赏最孤独。
3.柳永《雨霖铃》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4.陈慧娴《千千阙歌》,来日纵是千千阙歌,更与何人唱?
5.无人问你粥可温,无人与你话黄昏。
6.吾谁与归。
从古往今来孤独的诗歌,明白什么是孤独,突然明白好多歌,好多诗。孤独是无人能懂,无人能欣赏,无人能畅谈……
那孤独的反义词应该是知己、共鸣等。
知己也是人生的一大主题。
知己知音,其实是相对于孤独而言。
人在这世上是孤独的,所以需要知己。古往今来的人,也在寻求知己。知己难觅,知己可遇不可求。
1.原来陶渊明这般孤独。“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如果世上没有知音,那也就算了。
2.贾岛是“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傲娇。
3.邓丽君《我只在乎你》,人生几何能得到知己,失去生命的力量也不可惜。
4.张国荣《有谁共鸣》,夜阑静,问有谁共鸣。
5.罗大佑《恋曲1990》,人生难得再次寻觅相知的伴侣,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么溜走。
6.叶倩文《情人知己》,知己笑声到永远。
7.钟子期与伯牙的《高山流水》。
《刺猬的优雅》我们都是孤独的刺猬,只有频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见彼此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优雅。我相信这世上一定有一个能感受到自己的人,那人未必是恋人,他可能是任何人,在偌大的世界中,我们会因为这份珍贵的懂得而不再孤独。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6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