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文章只看作品,不看什么?你有什么经典语录

我问我答,抛砖引玉。此题,易罪人,故人多缄默,理解。

予最敬吴冠中先生,仗义执言,死而后已,德艺双馨的英名永存。他说,一百个齐白石抵不过一个鲁迅。民族无脊梁,摇摇欲坠也。

我们没有经历古代,但知古人也有弄虚作假,不然,高俅何来?皇帝喜踢球,他去三陪,一个浪子陪出个“高太尉”来。皇帝允了,吏部不敢放屁。皇帝踢球,把苏东坡黄庭坚张择端踢出艺术门外,也把江山踢掉。

话说回来,高俅再坏,至少有一技之长,会踢球。

我在某市,拜会过一书协主席。一个当地书家说,他那字,没有人买,送哪个单位挂上还退回来。我操,这不是文人相轻吗?结果,看到那个主席的字,真的不堪入目,你要我挂家里,我宁可去拘留几天。

后来才知道,那是市领导的亲戚。领导懂人情,不懂书法。

我想,古人是否也这样?

哪位说,古代没有美术家书法家音乐家作家,成名成家这个词语也是新的。古代只有文人。文人是要“琴棋书画诗酒花”样样精通的。现在只要一样半通,就成家了。别人不叫自己叫。甚至很多人说“我们这些艺术家”。说的干净利落,口水都不沾。

一个群体都不脸红的时代。

弄虚作假,可以做官,谋利。又可以理解。

有实力的都潜伏,没功夫的浮面上。

所以有人把院长的画一千万拍回,以为以后捞一个亿。谁知道,一换届,十万无人问津!990万的学费有点贵。

收藏家,您看到什么了?哦,原来你是看书画家的这些:权力,学历,职称,门第,师承,展览,出版,刊载,评论,拍卖,记录,奖牌,证书,官藏,展厅,镜框,媒体,推介,甚至是衣服,帽子,头发,胡须,坐骑,别墅,美女,保镖,保姆………这些都是钱买的到的,不信,你把书画家灌醉,他保准把暗箱操作一吐为快。

当然,这些也是本事。但是,这些本事,容易短命。人去价跌。而且跌得像从张家界顶上掉下去,渺无音讯。

近几年,收藏家马失前蹄,有点觉醒。社会浮躁,收藏家也浮躁过。青州的收藏故事,说的个个潸然泪下。我看到几个藏家垂头丧气像刚刚出狱似的,信誓旦旦要重新做人。千里迢迢来长沙问计于我。

我说,“三顾茅庐”啊,俺又不是孔明。不过,我还是说了真话,不然,那高铁票,又是白交学费。

他问:唐老,您要是收藏国画,你看什么?

我说:看人品。人品怎么看?一,看画家文章。文字功夫达到什么层面,决定他的书画水平。二,看书法。字写不好的,国画线条绝对好不了。三,看笔墨,用笔灵活有抑扬顿挫,用墨有轻重缓急,干净鲜明的,就好。四,看色彩。俗气与高雅,色彩分明。这四条好,人品就在其中。陈寅恪说的“人品画品并重”中的人品,指的不只是品德,更加强调画家大脑的智慧质量。

那么说,书画和头衔无关喽。是的,那些东西,可以参考一下,真的与画没有本质关系。八大山人朱耷是朱元璋后代,为躲追杀,出家为道,在庵堂里隐姓埋名画画,是他的画被人看上。他不用也不敢说是皇族后裔。

山东朋友若有所思,说不虚此行。我说你送了一包茶叶,我受宠若惊,当然就要说真话,因为我知道你们是诚心诚意来的。但是不要说是我说的,不然,又会四面楚歌了。

他们问,老师您这幅画什么价?

我说,不卖。我还在修炼自己,你们也要把这些事想清楚了再去收藏。如果再倒下,就到了中风的年龄了。

钱越存越瘦的年代,不收藏是傻瓜,怕收藏也是傻瓜,乱收藏,傻到家

说了真话,那天晚上俺睡得香。原来经常失眠,是因为经常:

白天说假话,夜晚做噩梦。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yulu/17172.html

(0)
上一篇 2023-01-25 13:01
下一篇 2023-01-25 13:1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