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情三日影评, 对婚姻议题中的“信任”表达

剧本上的成功,决定了《危情三日》的出色表现。

《危情三日》| 对婚姻议题中的“信任”表达

《危情三日》是由保罗·哈吉斯执导,罗素·克劳、伊丽莎白·班克斯、奥利维亚·维尔德、连姆·尼森、莫兰·阿提艾斯等联袂主演的剧情片,于2010年11月19日在美国上映。电影于2011年4月29日在中国内地正式上映。

电影主要讲述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突遭横祸的故事——妻子被莫须有的谋杀罪状逮捕,她对丈夫坚称自己是清白的。为了救出妻子,丈夫拼尽全力与这场神秘事件周旋到底。匹兹堡的文学教师约翰本来有个幸福的三口之家,但这天警察突然登门,将他的妻子劳拉以谋杀罪逮捕。

几乎所有证据都指向劳拉是杀害自己女老板的嫌凶,连律师也认为翻盘无望,劳拉压力过大甚至尝试自杀。约翰执着的相信妻子的清白,想要救出妻子的约翰开始筹划越狱,他请教曾经多次越狱的越狱专家,仔细观察匹兹堡监狱的所有角落,一个越狱计划开始逐渐成型。

《危情三日》| 对婚姻议题中的“信任”表达

《危情三日》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和信任的故事,夫妻之间存在着无条件的相互支持,表达出了对婚姻的一种美好夙愿,同时也是导演的态度表达,在实质上推广了这样一种婚姻内部的维持方式,夫妻之间富有激情,彼此信任,并善于从细节发现对方的细微情绪变化。

这是甘愿为另一半付出的前提,同时也是机智的人物塑造预设,从细微处入手,展现段落式的生活情节,凸出二人之间的情感黏合,为人物的动机做合理铺垫,毋庸置疑,《危情三日》的所有人物行动都建立在这二人足够相爱的基础上。

只有这样,丈夫才能为拯救妻子而付出一切,妻子在面临危险之际也勇于面对。以电影开头的片段为例,此时的妻子与他人陷入争论,这是一举多得的情节设置,既暗示她对上司的不满,为后续的剧情埋藏线索,又因丈夫在言语上对妻子的帮助而证明了这对夫妻之间的和睦情感,以及丈夫对妻子的无限信任。

《危情三日》| 对婚姻议题中的“信任”表达

从信任的角度切入婚姻议题,这种表达内涵已然不再新鲜,但是《危情三日》在表达方式上有了全新的探索,用危险、挑战去试探婚姻的稳固程度,而不再是感情层面的信任危机。

融入了社会、犯罪等诸多要素结合着美国社会的现状进行了一种效果绝佳的类型杂糅创作,在现有的影片文本中对稳固婚姻的解释反而成为了稀缺品,在贩卖焦虑的年代重新让人找回对于爱情的信任可谓是极为难得的。

另一方面,男主的教师身份其实也有玄机,首先,是影片哲学思想的传达:即一个人追求美德的过程远比美德更加珍贵,照应在男女主身上,便是表达信任本身驱动的行动和行为,这成为了真正爱意的见证。

其次,《危情三日》一片也体现出了浓厚的美式自由,主张人去坚持自己认定的正确的事情,并勇敢为之付诸行动,这使得全片浸透着一种自由至上人文主义思想。

《危情三日》| 对婚姻议题中的“信任”表达

这一家庭的中产阶级身份亦颇为引人注目,妻子入狱前的一家生活富足,家庭美满,然而在规则执行人的错误判断下,一个美满的家庭支离破碎,而男主这一中产阶级代表,正是因此才开始策划一系列的越狱行动。

在这个行动过程中,他的阶级身份被下放,为了满足越狱的目的,他需要被下放到美国“贫民窟”式的原住民阶段,在行为方式上开始逆向文明化,开始涉足于社会的灰色角落,这种阶级身份的下放加深人物的无助感,也突出了阶层断裂带来的前后对比,这在实质上暗示了美国的社会差异,真实而具有讨论深度。

因此可以说,《危情三日》这部影片主动靠向了文明社会的蛮荒角落,以一个中产阶级被蛮荒同化的过程来影射了美国的社会结构,用一种逆文明化的态度来展现了一种危险预警,这是影片的危险预警之一。

《危情三日》| 对婚姻议题中的“信任”表达

危险预警之二便在于对社交网络的各式犯罪技巧教学的展示,男主的越狱理论完全是在自媒体上掌握的,这种展现方式扩大化的展现了网络上弥存的各种危险信息。

一位教师经过YouTube的视频训练变成了一名越狱大师,这种颇具讽刺意味的处理可谓富有深意,另一方面,从警察的角度,对此亦有所塑造,片中的美国警察并没有被刻意的降智化,反而是极为机敏,但却总是落后男主一步,成为了猫鼠游戏中的追逐者,并最终收获失败。

这种塑造方式对社交媒体上的负面信息造成了极大挑战,同时,这也是影片占据道德层面的高坡的一种方式,这类题材擅长营造“反英雄”角色,但《危情三日》的人物刻画并没有走上这条极端的道路,影片文本显得极为政治正确。

《危情三日》| 对婚姻议题中的“信任”表达

男女主越狱过程中没有任何一名无辜人员收到伤害,唯一被主角击毙的是身负多罪的贩毒分子,之后的叙事过程中又将妻子入狱的罪名推翻,使影片在道德层面上显得毫无瑕疵,令人无法质疑,而越狱逃脱的过程,亦存在着大量的先前铺垫,使得人物的行为动机符合逻辑,极为合理,因此可以说《危情三日》的成功,其实是在剧本架构上的成功。

《危情三日》这部影片中没有反社会意志,而是充盈着人文主义精神,没有错误的价值观引导,反而是挑战社交媒体上的负面视频教学,为人们提供危险预警,没有贩卖焦虑怀疑婚姻,而是在夫妻之间铸造了一种至极的信任。

这样的塑造方式既使得情节走向令观众满意的终极欢乐结局,又在表达内涵上满足了相应的思想填充和社会责任意识。这不得不令人由衷的感叹,它确实做到了面面俱到,又面面正确。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sanwen/2601.html

(0)
上一篇 2022-12-22 14:35
下一篇 2022-12-22 14:37

相关推荐

  • 收藏雪花,收藏一个冬天

    雪花不再落下了,从南到北看不到自天而降的雪花了。 远山上还有来不及融化的雪花,站在窗前,好想去拿一些来收藏。 我从南方匆忙来到北方,一直有个美好的愿望,看看北方的雪如何铺天盖地,如…

    2022-04-20
  • 相逢初夏,愿山河无恙,愿红尘安康

    夏雨淋湿了春梦,翠绿落幕了花市,一川烟雨听笛短,两行白鹭上晴天。你牵着云,走进雨的深处,我驾着舟,醉倒在红尘梦醒。 往事如烟,消遁在光阴清浅,都说岁月无痕,相思情长,又有谁知道花为…

    2022-05-03
  • 电视剧《芝麻胡同》点评

    《芝麻胡同》演到严振声和牧春花筹备婚事那一集,严振声的正房林翠卿,淡定地规划出第二天娶亲的线路: 这喜轿啊,从油坊胡同出,奔骡马市大街,往西一走就是虎坊桥,往北再拐就是琉璃厂,最后…

    2022-12-23
  • 请相信,你能疗愈自己

    今年二月,我自觉身体不适,做过彩超,身体上有肿块。看了三个西医专家,其中一个是挂号费300块的著名专家。只是没有一个人能问诊超过五分钟的,医院里人来人往,他们太忙。那个挂号费300…

    2022-06-17
  • 数一数天上的星星,梦一梦心中的光明

    晚上11点,我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发呆。我伸出手晃了晃,什么都看不见,真有几分伸手不见五指的样子。夜静得吓人,楼下电视的声音,震动着我的心房,我久久不能入眠。我尝试着将眼睛闭起,竟…

    2022-04-24
  • 因为读书,所以改变【散文】

    我对学习改变命运有切身经历。不敢想象,如果不是因为读书,如果不是因为知识,现在的我会是一种什么样子。也许还在鄂西北一座贫苦山村里,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简单原始的生活,默默无闻地生…

    2022-04-22
  • 散文:春花谢去,烟雨浓

    最喜欢的时光,是蜗居一隅,细听微雨诉说风云的寂寞。 守着一份安静,不紧不慢的过着自己的日子,不必在意世事沧桑,也不必去想那些早已忘怀的烦恼。 习惯了独处的时光,找回自己,去享受这份…

    2022-05-15
  • 我该如何感谢你,我的恩人

    每每提及他的名字我都热泪盈眶,不是哀怨,不是心伤,是我从不信任的激动喷薄而出。 有的人为钱而生,想钱,赚钱,守钱,孜孜不倦。有的人为义而生,捐钱,捐心,捐善,不知疲倦。没有对错,没…

    2022-05-26
  • 关于孤独散文:人生独处是清欢

    人间多笑语,唯我独清欢。花间一壶酒,明月无二人。品读过独处的清静,才知道尘世喧嚣的浮躁,站在红尘之外,多少热闹不过是人间来去的道场。 我喜欢孤独,是因为它让我看清了自己,品味出自我…

    2022-05-06
  • 静夜听秋,秋风起,暗生香,落叶菊黄处处秋

    还未来得及亲吻盛夏的热烈,一个转身,便与秋撞了个满怀。 静夜听秋,听不见夏夜的喧嚣,裸露的风骚,没有一个季节可以永驻你的生命,让春心萌动。遇见秋,犹如旅途遇见朋友,只看一眼,便让你…

    2022-05-1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