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情三日影评, 对婚姻议题中的“信任”表达

剧本上的成功,决定了《危情三日》的出色表现。

《危情三日》是由保罗·哈吉斯执导,罗素·克劳、伊丽莎白·班克斯、奥利维亚·维尔德、连姆·尼森、莫兰·阿提艾斯等联袂主演的剧情片,于2010年11月19日在美国上映。电影于2011年4月29日在中国内地正式上映。

电影主要讲述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突遭横祸的故事——妻子被莫须有的谋杀罪状逮捕,她对丈夫坚称自己是清白的。为了救出妻子,丈夫拼尽全力与这场神秘事件周旋到底。匹兹堡的文学教师约翰本来有个幸福的三口之家,但这天警察突然登门,将他的妻子劳拉以谋杀罪逮捕。

几乎所有证据都指向劳拉是杀害自己女老板的嫌凶,连律师也认为翻盘无望,劳拉压力过大甚至尝试自杀。约翰执着的相信妻子的清白,想要救出妻子的约翰开始筹划越狱,他请教曾经多次越狱的越狱专家,仔细观察匹兹堡监狱的所有角落,一个越狱计划开始逐渐成型。

《危情三日》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和信任的故事,夫妻之间存在着无条件的相互支持,表达出了对婚姻的一种美好夙愿,同时也是导演的态度表达,在实质上推广了这样一种婚姻内部的维持方式,夫妻之间富有激情,彼此信任,并善于从细节发现对方的细微情绪变化。

这是甘愿为另一半付出的前提,同时也是机智的人物塑造预设,从细微处入手,展现段落式的生活情节,凸出二人之间的情感黏合,为人物的动机做合理铺垫,毋庸置疑,《危情三日》的所有人物行动都建立在这二人足够相爱的基础上。

只有这样,丈夫才能为拯救妻子而付出一切,妻子在面临危险之际也勇于面对。以电影开头的片段为例,此时的妻子与他人陷入争论,这是一举多得的情节设置,既暗示她对上司的不满,为后续的剧情埋藏线索,又因丈夫在言语上对妻子的帮助而证明了这对夫妻之间的和睦情感,以及丈夫对妻子的无限信任。

从信任的角度切入婚姻议题,这种表达内涵已然不再新鲜,但是《危情三日》在表达方式上有了全新的探索,用危险、挑战去试探婚姻的稳固程度,而不再是感情层面的信任危机。

融入了社会、犯罪等诸多要素结合着美国社会的现状进行了一种效果绝佳的类型杂糅创作,在现有的影片文本中对稳固婚姻的解释反而成为了稀缺品,在贩卖焦虑的年代重新让人找回对于爱情的信任可谓是极为难得的。

另一方面,男主的教师身份其实也有玄机,首先,是影片哲学思想的传达:即一个人追求美德的过程远比美德更加珍贵,照应在男女主身上,便是表达信任本身驱动的行动和行为,这成为了真正爱意的见证。

其次,《危情三日》一片也体现出了浓厚的美式自由,主张人去坚持自己认定的正确的事情,并勇敢为之付诸行动,这使得全片浸透着一种自由至上人文主义思想。

这一家庭的中产阶级身份亦颇为引人注目,妻子入狱前的一家生活富足,家庭美满,然而在规则执行人的错误判断下,一个美满的家庭支离破碎,而男主这一中产阶级代表,正是因此才开始策划一系列的越狱行动。

在这个行动过程中,他的阶级身份被下放,为了满足越狱的目的,他需要被下放到美国“贫民窟”式的原住民阶段,在行为方式上开始逆向文明化,开始涉足于社会的灰色角落,这种阶级身份的下放加深人物的无助感,也突出了阶层断裂带来的前后对比,这在实质上暗示了美国的社会差异,真实而具有讨论深度。

因此可以说,《危情三日》这部影片主动靠向了文明社会的蛮荒角落,以一个中产阶级被蛮荒同化的过程来影射了美国的社会结构,用一种逆文明化的态度来展现了一种危险预警,这是影片的危险预警之一。

危险预警之二便在于对社交网络的各式犯罪技巧教学的展示,男主的越狱理论完全是在自媒体上掌握的,这种展现方式扩大化的展现了网络上弥存的各种危险信息。

一位教师经过YouTube的视频训练变成了一名越狱大师,这种颇具讽刺意味的处理可谓富有深意,另一方面,从警察的角度,对此亦有所塑造,片中的美国警察并没有被刻意的降智化,反而是极为机敏,但却总是落后男主一步,成为了猫鼠游戏中的追逐者,并最终收获失败。

这种塑造方式对社交媒体上的负面信息造成了极大挑战,同时,这也是影片占据道德层面的高坡的一种方式,这类题材擅长营造“反英雄”角色,但《危情三日》的人物刻画并没有走上这条极端的道路,影片文本显得极为政治正确。

男女主越狱过程中没有任何一名无辜人员收到伤害,唯一被主角击毙的是身负多罪的贩毒分子,之后的叙事过程中又将妻子入狱的罪名推翻,使影片在道德层面上显得毫无瑕疵,令人无法质疑,而越狱逃脱的过程,亦存在着大量的先前铺垫,使得人物的行为动机符合逻辑,极为合理,因此可以说《危情三日》的成功,其实是在剧本架构上的成功。

《危情三日》这部影片中没有反社会意志,而是充盈着人文主义精神,没有错误的价值观引导,反而是挑战社交媒体上的负面视频教学,为人们提供危险预警,没有贩卖焦虑怀疑婚姻,而是在夫妻之间铸造了一种至极的信任。

这样的塑造方式既使得情节走向令观众满意的终极欢乐结局,又在表达内涵上满足了相应的思想填充和社会责任意识。这不得不令人由衷的感叹,它确实做到了面面俱到,又面面正确。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sanwen/2601.html

(0)
上一篇 2022-12-22 14:34
下一篇 2022-12-22 14:56

相关推荐

  • 三月,心中有暖,路上有爱,这便是人生最美的风景

    三月的风,吹动春天的翅膀,飞入花海,走进流年,让苍白有了颜色,让寂静有了波澜。溪水在流,云朵在动,淡淡的花香迷醉了初遇的风景。 与春天相逢,再简单的心,都是惊艳飞鸿,再温润的情,都…

  • 惬意周末,一半风雨,一半晴

    生活是一杯酒,三分醉意,七分辛酸。流年是一朵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活在红尘中,没有永久的风雨,也没有完美的圆满。只要心是晴天,平淡的日子就再无风雨。 美丽的周末是风雨路上的驿站,…

  • 书店,深夜温暖的供给站

    在茫茫人海间,与我们认识的人很少。但无论熟悉还是陌生,总会有“灯火”温暖我们的心。对亲人的火光,是相濡以沫的支持与关怀;对朋友的灯火,是心有灵犀的陪伴与眼神…

  • 一个人,一座城抒情散文

    一个人行走,一个人发呆,一个人穿行在一座城池里,是不是听出了些许凉意?有人说:“发呆是一件好事,可以让脑袋空空的什么也不想。” “就让秋风带走我…

  • 描写清明节散文:清明时节“雨”纷纷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四月是众芳谢幕的日子,追逐着花香,青草吐绿,绿树成荫,北方的春天,在鸟叫虫鸣声中庄重的拉开序幕。 清明节的雨,便是这道风…

  • 无人区电影宁浩(无人区影评)

    (影评)《无人区》:宁浩杀人不眨眼 走进“无人区”,你面对的是一个虎狼横行的丛林世界;走进电影院,看宁浩的这部电影,你可以像欣赏一部科幻片一样,度过一个并不轻松的两个小时。在大漠苍…

  • 北方的雪,描写北方的雪的文章

    冬天到了,纷纷扬扬的飞雪曼妙如花,一股润润的寒意,迎着冬的期许款款而来。 当无名的烦恼袭来,当世界的一切都归于沉寂之后,几片雪花划破世界的宁静,连心也清冷起来。 北方的雪是轻柔婉丽…

  • 陪伴,岁月里的一枚奢望

    当黎明从睡梦中醒来,生活的光阴,便在眉间徐徐展开。当第一缕阳光从窗前迈过,整个思绪便开始了无限的期待。拂过心头的是一天的妩媚,心情如花,吻落时光里的每一帧芬芳,让心绪充满暖意,去邂…

  • 没有大树的校园是荒芜的:树是校园的风景,更是校园的灵魂

    长久远离树林的人少不了烦躁,身心是无法健康的。很多时候,我都把自己想象成一棵树,想象成一株可以行走充满思想的树。尤其是在夜晚,一个人静静地在黑暗中站立着,偶尔有微风从身旁走过的时候…

  • 散文:静美于心,大智无言

    有时候常常为名利所困,身心疲惫,挣扎于浮名与贪欲的旋涡之中,虽然不是宵小之辈,也难免为洪流夹裹,阴云笼罩。我厌倦了世事的追逐,浮夸的虚名,渴望拥有一方静美,素淡于心。 不是自视清高…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