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说读书,也许是家庭熏陶的缘故,自己也比较喜欢读书,小时候父亲看的是电视机维修的书,我跟着瞎看,后来父亲给我买了连环画,小人书,那个时候很高兴的一件事就是抱着书看一整天。
后来,自己上了中学,当时学校是半个月放一次假,每次去学校之前都会去书店看书,因为自己想提高自己的成绩,特别是语文,所以自己经常看语文杂志,有关高考的,有关作文素材的,看到有用的自己会拿出自己准备的小本记下来。中学的任务比较重,所以自己不怎么看小说,自己记得很清楚,第一次看小说是看的《鬼吹灯》,那还是在高考之后,第一本是《精绝古城》,看完之后那时一发不可收拾,接着读了《鬼吹灯》的其他系列的书,那个时候不知道是哪位同学的书,而且还是盗版书,书里的油味特别重,字还比较小,但是依旧不影响我的读书热情,愣是一直看完。
上了大学之后,一有时间就去图书馆,虽然我们大学的图书馆不是怎么豪华,但是我觉得无所谓,有好书看就行。进了图书馆之后看着各式各样的书,眼花缭乱,看着这么多自己想看的书真的是兴奋啊,但是图书馆有规定,本科生一次只能借四本,所以自己就每次带上四本书回宿舍,看完了马上还书,然后继续借。那个时候自己就像是一个酒鬼进了摆满各式各样的酒的仓库一样,在那里,我读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看了金庸的武侠世界,了解了古龙那独有的侠客风格,我体会到了毕淑敏那愈合心灵伤痛的文字,更浏览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著作……
工作了之后,自己依旧没有丢掉这个习惯,自己还是会买书,或者是去家乡的图书馆借书看,我喜欢读书,喜欢小说,喜欢散文,喜欢传记,每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的心血之作,我们能够用几天的时间去饱读作者的作品,都是一种享受。我喜欢沉浸在优秀文学作品中,那种感觉就像是体验另一种人生,其实有一段时间我不知道该读什么样的书,突然有一天我意识到《平凡的世界》是中国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为什么我不能读读其他的获得此奖的文学作品呢,于是我在网上买了几本,包括《人世间》等作品,等我读完了梁晓声的《人世间》之后,顿时被他的文字所吸引,于是我又读了他的《知青》、《返城年代》,真的很过瘾。
在我读书的过程中,我慢慢地体会到文字也是有力量的,我曾经陷在痛苦之中难以自拔,自己钻牛角尖,深陷其中,后来读到了毕淑敏的疗心伤的文字,读到了罗翔的人生格言文字,读到了尼克胡哲的经历等等,再加上自己的心理暗示,才慢慢地走了出来,所以我觉得读书真的是个好习惯。想象一下,夏日午后,你坐在阳光充足的阳台上,打开自己喜欢的书,安静地看着,微风袭来,轻轻撩动你的秀发,这是多么美好的场景啊!
读书,值得用一生去保持这个习惯,书友们,共勉。
本文来自用户发表,不代表空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onglan.com/juzi/11114.html